此年今岁,做回自己

不记得上一本读过的书是哪本了,也不知道是多久以前读的了,也不记得上一次悠闲的弹完一首歌是哪天了,总之我骨子里文艺的那个影子才是自己,然而我已不当自己好多年。

其实只是文艺不那么准确,文艺并且希望享受中等的物质生活,这本质上叫做小资,不过这些年不流行这个说法了,要么是小清新,要么是纯粹的小康,然而小资这个词自从我一眼遇上便如同一见钟情一样固执的认为这才是人类大同生活的美好标准,小资不同于小清新,小资是有享受生活的权利的,不必要寒酸;小资也不同于小康,小康有一种暴发户只注重物质生活的贪婪。小资也是对理想主义和现实主意的双双校正,避免你迷失在理想的路途和现实的大道,避免物质或精神上的偏科。

所以,一直以来,理想主义作为精神指导,指导着现实主义如何发挥作用,一路跌跌撞撞,终不离小资的情怀。

我写代码,是对智慧的交代,是对金钱的获取,是对自我优越感和物质生活的双双答复。

我坚持上班,是对现实生活的妥协,是对自我社会属性的认可。

我弹琴写字,是对自我的奖赏,是对理想主义的追溯。

终于我选择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在业余的时候coding并以此谋利进而为小资储备物质,在不需要对智商肯定的时候弹琴写字并以此对心理进行安抚,觉得自己是个高等动物。由此我的24小时已经消失殆尽,被小资榨干,终于我是个功利主义者,自我主义者,与理想与现实都无关,只与我自己有关。

在23岁就开始操心妹妹的教育

在24岁谈一场永久的恋爱

在25岁走出温室校园工作

在26岁买车孝敬老爹身无分文

这一切都是为了自己心安理得的活在自己小资的世界,铺垫,伏笔——朝九晚五的工作,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幼吾幼以及吾之幼,老吾老以及吾之老。

生活是如此的淡定从容,如此的烦心劳体,如此的心甘情愿。终究没有逃离,靠得就是对最终逃离的一直向望。

 

–以下算是对26岁生日的交代–

1. 通过自我实现给自己的礼物

coding的结果

 

2、通过感恩家庭给自己的礼物

 

3、通过坚守爱情给自己的礼物

 

 

好像去年的生日日志近在眼前,去年的25岁 还深深的藏着一种面对25岁的恐惧,然而26岁的时候便会猛然释怀,我还走在26-30时空里的第一年,那一年的恐惧变成更多的希望,那一年的怀疑和思考变成更多的行动。这一年可能是至今为止人生改变最大的一年,你得相信有时候你只有把自己抛出去,抛出平常的轨道,给它更多变数,你才能发现这一抛的动能和潜力。

我终究是个孤僻的人,抛不动别人,就只有抛自己了。

我如此弱小,却又好像饱经风霜,我如此心灰意冷,却又生机盎然。

多亏了我们都有自私的基因

这是一个反共产主义信仰的论调!

过年回到家里, 总能听到大人们训斥小孩子的话: 妈这都是为了你好, 爸累死累活还不是为了你.

也经常听到一些天真有爱的女孩子讲: 不管周围的人怎么对我, 我就是有求必应的帮助A, 支援B, 想着C

也时常有朋友认真的说工作得为行业发展,甚至民族崛起, 做出点贡献.

我以前也是个老好人, 而我现在是个外表上的老好人, 而我内在则是一个”自私”驱动的精神极为健康和自我享受的独裁者. 而且并不认为和我们从小就接受的教育主旨有任何违背. 但是得说明, 这里的自私并非不愿分享,一切据为己有的小人姿态; 而是一种自我驱动力, 就是为了小我的快速成长.

有个言论是说 历史是由极其一小部分人推动的, 大多数人的存在只是过客. 虽然听起来我们都是囊包, 但事实就是如此.

抛开改造历史这么高的境界, 就算是为了对身边的人无私, 我觉得这也是极其难做到的, 我很阴险的从心理的角度认为大人们说为了孩子潜意识里是受”为了比别人父母有面子”的驱动, 女孩子则是受到”希望别人都把她当善良的女孩, 有使命的人则是为了说服自己的内心, 从而感受崇高”. 我不得我把这些都归为自私的基因. 但不管怎么样, 这些崇高的话在自私的驱动下结果都是不差的.

进一步, 我以为马克思的社会阶段论简直就是一个哲学式的论断,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这是物质世界的定律. 想要共产主义, 不是不能, 生产力目前不够而已. 同样的, 想要无私, 不是不能, 而是生产力不够而已, 你要说无私是精神境界的问题, 那么想纯粹的达到这种境界, 多数情况下需要生产力的支持. 很简单的道理, 吃不饱肚子的人不会去想哲学.

所以我极其心安理得的认为先发展小我, 再奉献大家. 而我们的生活之所以有希望, 之所以会进步, 我得说多亏了我们都有自私的基因. 因为这种无形的驱动力会带动我们努力的完善自我, 自我完善的快的, 就去完善社会来了.

那些一辈子的事

爱情,事业这些一辈子的事

有人说,某天到了时间碰到的那个人也许就走一辈子了

也有人说,干一行爱一行,一辈子也就爱上这件事了

 

这些一辈子的事不乏有选择的坚定的,不乏有错误的坚持的,但是一辈子的事最好还是明鉴,选择好;好像不能选择的一辈子的事就只是出身,父母而已;剩下的事都值得推敲;

 

我说这个,不是想说生活的下半辈子有多么容不得错,而是说人真的最大程度上都是爱自己的,伴侣,伙伴,都希望是自己的样子,所以每一个种族的上帝都是那个种族的样子,甚至,我们潜意识里都希望这个世界和你有来往的人都是自己最好;虽然我们也深知自己也有许多的缺点和原罪,然而,自我永远都是包容的,排他永远都是下意识的;

 

我不知道时间这个东西是否可以让一辈子的事变得简单不需要选择,就像父母,没有谁觉得父母十全十美,甚至多数时候你无法想想父母为什么那样,但是倘若有一天你得知父母将要离去,你还是伤心的不可自拔,不愿承认。多数孩子碰到伴侣之前,都会不假思索的回答最爱的那个人是爸爸是妈妈;

 

所以谁能知道坚持的意义有多大,庞小伟说三个人无论做什么事坚持20年都能有很大的回报,父母一辈子坚持20年的婚姻都有伟大的结果;可是谁敢以20年为赌注去坚持?

 

自我的完美主义的小恶魔时不时会探出脑袋自我理论一番,然后可怕的一切靠自己的意识就会高涨,然而就算你能一个人创造一番事业,你还能一个人跟自己结婚吗?除非你可以一个人一辈子没有身体和情感的需求;没有爱的需求;

 

有时候自我其实都是逃避的墓志铭,坚持都是不愿改变的通行证,然后我还是愿意拥有精神上独立的自我;精神上偏执的坚持;生活嘛,毕竟来得这么现实,最终还是只有面对和改变;

 

——记平和的爱情和困难的合作;

 

艺术与理想的栖居

再一次拨弄琴弦,声音依旧荡漾着我的喜悦与自娱;

我可以没有一切,只要能够生存,生活就不能少了自我的艺术空间,虽然这水平称不上艺术,但是在自我的心中那便是最美的音符;

 

礼貌的回头与招手

刹那与你相视的微笑;

这一切还是那么理想,

却又发生在现实;

 

忘却空间与背景的阻隔,

不顾一切我要找到你;

而这便是冥冥的安排;

 

那一瞬间的搭词已经没有内容;

内容只是这样一种意象与相视;

 

栖息于无人的角落

享受着独自的自我

手中的玩具

心中的你

眼里

一切

生活的

美丽芬芳;

 

 

 

 

比起伟大的生活,一切都靠边站吧

我不能为了工作牺牲生活,我要把工作奉献给生活;为了生活的华丽绽放,一切都靠边站吧~

 

什么是我的生活;

我每一天的工作,我每一次的憧憬;

我每一通的电话,我每一次的畅聊;

我每一天的健身,我每一天的音乐;

我每一笔的记录,我每一页的回忆;

 

什么是生活给我的;

我对未来的期待与自信;

我对自己的自信与满意;

我对未知的憧憬与敬畏;

我对真诚的敬仰与相信;

我对世界的善良与友好;

以及

那所有人和物对我的善意与相信;

 

语言的魅力,心理学的魔法,

也许我应该换个行业

做一名心理咨询师

当和一个人磁场合拍的时候

各种话题的聊天都是一种默契和舒适;

当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上真诚的体会时,

再远的距离都瞬间化为无有;

 

无论理想有多么忙碌

生活必须惬意

否则理想就是生活的违背;

 

有时候我想我是幸运的

有时候我想我是努力的

但所有的时候我想我是善良而真诚的;

所以所有的时候我感到善意的回馈和真诚的动容;

 

我爱与真诚的人交流

这胜于KTV的无聊

胜于酒吧的诱惑

这就是平淡而互信的魅力;

 

比起伟大的生活,一切都靠边站吧;

穷困,我从来不会想起;

孤独,我自有内心的愉悦;

 

 

我相信我是意志力的超人

我相信我是自我改变的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