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久违的学习

我不知道一种正确的学习观是否应该是保持一颗学习的心。或者功利的讲,学习是获得成就感的唯一方式,或者文艺的说,学习是获得幸福感的唯一方式,技能的习得可能就是成就感,思想的习得可能就是幸福感。

常常说,身体和心灵,至少有一个在路上,前者说旅行,后者指读书,当然还有与人交流而学习。

 

下午与一众老同学见面,毕业六年,相识十年,以前一起读书学习,现在人到三十,说话就是学习,尽然都资历不深,但都在各自的路上渐行渐远,思维与生活方式也迥然不同,所以无论专业还是修养,说出来都是一种学习。

都说读博士会让人进入思维的胡同,其实离开学校就是进入生活的胡同,这个胡同里只有繁重的工作和微薄的生活,没有读书,也没有旅行,往往也没有友人和老师,这个胡同里的学习与其说是学习,不如说是工作技能的重复带来的熟练感,与Fenng,与东阳聊天,恍然觉得我已经在这个生活的胡同里呆的太久了,呆久了不会成为生活博士,只会是生活的奴隶。

 

这么说吧:

有一段时间,学习编程,身为一名半路出家的程序员,学一点代码做出一点功能的网站就能幸福的夜不能寐.

有一段时间,读书写字,身为一名工科出身的写作者,能体会一些文字再写出一些体会就幸福的好像文科生出了一本书一样。

有一段时间,练字弹琴,身为一名没上过音乐课的土人,能弹几个连贯的音符就幸福的好像作家创作了曲子。

我们虽然不是各行的专业人员,但是习得的快乐感确实共通的。

 

然后当我开始工作,开始创业,幸福感的获取变成买车买房,变成拥有一家公司,但是这些幸福感转瞬即逝,当所有的幸福感经历远去的时候,你回头去想,再次想要拾起的却是学习。

基督教教会每周定期的钢琴教学让我再次想要学习乐律,今天Mr Deng的禅修让我想要学习思考,而Fenng以及众多的写的一手好文章的程序员更让我看到这个世界里凡是思维缜密三观已定的生物,就一定能通过学习在想要做好的行业的里做好。而这些一个基础的基础是静。音乐让人静,思考让人静,写字让人静,而后或许能够剥去繁华世界的外衣,直面内心的需求。

我还能坚持写字,弹琴,编程吗?

这些不是工作,恰是生活!

但工作的不就是为了诗意的生活吗…

 

像是一种2014年的素食约定,2015年让工作之余的生活重新进入学习。

多亏了我们都有自私的基因

这是一个反共产主义信仰的论调!

过年回到家里, 总能听到大人们训斥小孩子的话: 妈这都是为了你好, 爸累死累活还不是为了你.

也经常听到一些天真有爱的女孩子讲: 不管周围的人怎么对我, 我就是有求必应的帮助A, 支援B, 想着C

也时常有朋友认真的说工作得为行业发展,甚至民族崛起, 做出点贡献.

我以前也是个老好人, 而我现在是个外表上的老好人, 而我内在则是一个”自私”驱动的精神极为健康和自我享受的独裁者. 而且并不认为和我们从小就接受的教育主旨有任何违背. 但是得说明, 这里的自私并非不愿分享,一切据为己有的小人姿态; 而是一种自我驱动力, 就是为了小我的快速成长.

有个言论是说 历史是由极其一小部分人推动的, 大多数人的存在只是过客. 虽然听起来我们都是囊包, 但事实就是如此.

抛开改造历史这么高的境界, 就算是为了对身边的人无私, 我觉得这也是极其难做到的, 我很阴险的从心理的角度认为大人们说为了孩子潜意识里是受”为了比别人父母有面子”的驱动, 女孩子则是受到”希望别人都把她当善良的女孩, 有使命的人则是为了说服自己的内心, 从而感受崇高”. 我不得我把这些都归为自私的基因. 但不管怎么样, 这些崇高的话在自私的驱动下结果都是不差的.

进一步, 我以为马克思的社会阶段论简直就是一个哲学式的论断,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这是物质世界的定律. 想要共产主义, 不是不能, 生产力目前不够而已. 同样的, 想要无私, 不是不能, 而是生产力不够而已, 你要说无私是精神境界的问题, 那么想纯粹的达到这种境界, 多数情况下需要生产力的支持. 很简单的道理, 吃不饱肚子的人不会去想哲学.

所以我极其心安理得的认为先发展小我, 再奉献大家. 而我们的生活之所以有希望, 之所以会进步, 我得说多亏了我们都有自私的基因. 因为这种无形的驱动力会带动我们努力的完善自我, 自我完善的快的, 就去完善社会来了.

不可思议的时光

时光,是一个恐惧的名词,我曾说过,每个新年过后,都要很久去习惯填写日期的时候不写去年的年份,这其中有习惯更有对新时光的恐惧;

时光,一种轮回的代名词,刚刚走出学校,还依稀记得初中的课堂和习题,却在12年后辅导12岁的妹妹的功课,那些熟悉的概念,那些熟悉的心态,不就是一种轮回么;

时光,你回头的一瞬间,发现他已溜出了很远,无论你是兴奋还是害怕,无论你是看着孩子开心,还是因为孩子而感到衰老,事实就是曾经是孩子的你,也有了自己的孩子;

你要说时光飞逝吧,有些时候他又是那么永恒的,穷人依旧穷,富人却更富,爱情依旧神往,仿佛不曾改变;
你要说时光恐惧吧,有些时候又那么期待…孩子期望长大,父母期望成为爷爷奶奶;

还能如何?你接受,就接受那消失的好时光,接受眼前的你;你不接受,也就只能期期艾艾吧;

时光,又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多少年前,那些善男信女,那些花季雨季的孩子,竟然一个个修成正果,下定决心(至少是眼前)与另一个人从此下去;

谁能知道,时光是如何催化了心灵,才会有日久见人心,才会有日久生情;
两个陌生的人,竟然在所谓的日子里,变熟悉,变了解,变相爱,生子,老死;
有一句话可能是永远正确的,时光造就了一切,无论是衰老新生,得意失意,成功失败,爱或不爱。

干掉自我你就赢了

我知道有些事情,有些人几乎一辈子也改不了,比如那些恨游戏虚度光阴的人,第二天依旧手柄键盘游戏机,比如遗憾身材太肥但是遗憾完立即又吃又睡的大有所在,比如恨自己早不起床晚不下线的人,第二天依旧睡到太阳老高。唯有那些想改就改的兴许是最后的生活者,最后找回自己的人。其实每个人都有那个角落里自己鄙视的自己,可是尽管你唾弃他,嫌弃他,最后他还是战胜了你,于是真实的你结结实实的沦为那个角落和你曾经鄙视的他合体。莫怪角落力量大,是战胜自己最难。

 

给自己一个目标,因为你得干掉自己,才能过的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