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一种正确的学习观是否应该是保持一颗学习的心。或者功利的讲,学习是获得成就感的唯一方式,或者文艺的说,学习是获得幸福感的唯一方式,技能的习得可能就是成就感,思想的习得可能就是幸福感。
常常说,身体和心灵,至少有一个在路上,前者说旅行,后者指读书,当然还有与人交流而学习。
下午与一众老同学见面,毕业六年,相识十年,以前一起读书学习,现在人到三十,说话就是学习,尽然都资历不深,但都在各自的路上渐行渐远,思维与生活方式也迥然不同,所以无论专业还是修养,说出来都是一种学习。
都说读博士会让人进入思维的胡同,其实离开学校就是进入生活的胡同,这个胡同里只有繁重的工作和微薄的生活,没有读书,也没有旅行,往往也没有友人和老师,这个胡同里的学习与其说是学习,不如说是工作技能的重复带来的熟练感,与Fenng,与东阳聊天,恍然觉得我已经在这个生活的胡同里呆的太久了,呆久了不会成为生活博士,只会是生活的奴隶。
这么说吧:
有一段时间,学习编程,身为一名半路出家的程序员,学一点代码做出一点功能的网站就能幸福的夜不能寐.
有一段时间,读书写字,身为一名工科出身的写作者,能体会一些文字再写出一些体会就幸福的好像文科生出了一本书一样。
有一段时间,练字弹琴,身为一名没上过音乐课的土人,能弹几个连贯的音符就幸福的好像作家创作了曲子。
我们虽然不是各行的专业人员,但是习得的快乐感确实共通的。
然后当我开始工作,开始创业,幸福感的获取变成买车买房,变成拥有一家公司,但是这些幸福感转瞬即逝,当所有的幸福感经历远去的时候,你回头去想,再次想要拾起的却是学习。
基督教教会每周定期的钢琴教学让我再次想要学习乐律,今天Mr Deng的禅修让我想要学习思考,而Fenng以及众多的写的一手好文章的程序员更让我看到这个世界里凡是思维缜密三观已定的生物,就一定能通过学习在想要做好的行业的里做好。而这些一个基础的基础是静。音乐让人静,思考让人静,写字让人静,而后或许能够剥去繁华世界的外衣,直面内心的需求。
我还能坚持写字,弹琴,编程吗?
这些不是工作,恰是生活!
但工作的不就是为了诗意的生活吗…
像是一种2014年的素食约定,2015年让工作之余的生活重新进入学习。